公司logo商标
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如何稳住中国制造业大国地位
 
随着中国房地产进入下行周期,房地产产业链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将逐步减弱。回看历史,当年的日本房地产泡沫和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优势领域制造业对其经济增长和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占比虽然在持续提升,但在国内三次产业中的占比却过早下降。一方面,用制造业的附加值来衡量,中国制造业优势仍然不大;另一方面,部分低端制造业已开始向外转移。

近三十年中国制造业迅速发展,得益于把握了第四次全球制造业迁移的大机会。当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在40%以上的主要工业品类中,产量达到世界第一。但在单品类内部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中间品加工主导的现实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还面临着制造业增加值在国内经济占比过早下降的问题。

中国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跃迁,先以重工业为主,后轻工业,而后重化工业,现在进入新型工业化阶段。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体现为经济中心从东北、上海,向广东、山东、江苏、浙江转移。目前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中心辐射为特征。

目前,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的第五次全球迁移已经开始。短期内对中国影响有限,但从中长期看,制造业利润不高、年轻人群就业意愿不强是国内发展的主要障碍。虽然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不会因为部分低端制造业的海外转移而根本动摇,且目前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配套、规模优势和国内基础设施与大市场的支持都是无可匹敌的,但也面临着房地产周期下行带来的需求不足的压力。

参照美国和德国,中国制造业企业由头部集中带来ROE(净资产收益率)改善还在进程中,职业培训也有待加强。跨国经营能力不足使得国内大型制造业企业难以分享海外的人力、成本、红利,同样造成中国品牌影响力较弱,品牌定价力不足。因此,中国制造企业引进外资和走向国际需要同步推进。

纵观发达国家在制造业全球迁移的过程中,仅退出制造环节,并未退出产业链。中国制造业升级面临着逆全球化的阻力,从技术经费流向和研发来看,对内的依赖度都更大。但对比日本的技术经费支出规模和增速,中国拉动技术贸易出口还有相当空间。

我们分析,近五年中国制造业公司的总体质量在稳步提升。这源于近年来制造业技术升级与环保治理日趋规范。上游企业集中度提高,盈利能力得以改善,杠杆水平也有所优化。另外,严监管下制造业公司更加聚焦主业,并购重组乱象明显减少。2020年以来,疫情反复和内需下降对制造企业的影响较大。现金流恶化、企业贷款意愿降低成为短期内拖累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中新经纬APP)
 
 
随着中国房地产进入下行周期,房地产产业链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将逐步减弱。回看历史,当年的日本房地产泡沫和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优势领域制造业对其经济增长和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占比虽然在持续提升,但在国内三次产业中的占比却过早下降。一方面,用制造业的附加值来衡量,中国制造业优势仍然不大;另一方面,部分低端制造业已开始向外转移。

近三十年中国制造业迅速发展,得益于把握了第四次全球制造业迁移的大机会。当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在40%以上的主要工业品类中,产量达到世界第一。但在单品类内部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中间品加工主导的现实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还面临着制造业增加值在国内经济占比过早下降的问题。

中国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跃迁,先以重工业为主,后轻工业,而后重化工业,现在进入新型工业化阶段。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体现为经济中心从东北、上海,向广东、山东、江苏、浙江转移。目前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中心辐射为特征。

目前,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的第五次全球迁移已经开始。短期内对中国影响有限,但从中长期看,制造业利润不高、年轻人群就业意愿不强是国内发展的主要障碍。虽然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不会因为部分低端制造业的海外转移而根本动摇,且目前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配套、规模优势和国内基础设施与大市场的支持都是无可匹敌的,但也面临着房地产周期下行带来的需求不足的压力。

参照美国和德国,中国制造业企业由头部集中带来ROE(净资产收益率)改善还在进程中,职业培训也有待加强。跨国经营能力不足使得国内大型制造业企业难以分享海外的人力、成本、红利,同样造成中国品牌影响力较弱,品牌定价力不足。因此,中国制造企业引进外资和走向国际需要同步推进。

纵观发达国家在制造业全球迁移的过程中,仅退出制造环节,并未退出产业链。中国制造业升级面临着逆全球化的阻力,从技术经费流向和研发来看,对内的依赖度都更大。但对比日本的技术经费支出规模和增速,中国拉动技术贸易出口还有相当空间。

我们分析,近五年中国制造业公司的总体质量在稳步提升。这源于近年来制造业技术升级与环保治理日趋规范。上游企业集中度提高,盈利能力得以改善,杠杆水平也有所优化。另外,严监管下制造业公司更加聚焦主业,并购重组乱象明显减少。2020年以来,疫情反复和内需下降对制造企业的影响较大。现金流恶化、企业贷款意愿降低成为短期内拖累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中新经纬APP)
 
  地址:南京栖霞新港开发区恒通大道50号 邮编:210000
电话:13770339448
邮箱:13770339448@163.com
联系人:舒总
 
版权所有:南京舒顶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8410号-1    南京力科    旭丰储能科技
版权所有:南京舒顶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苏ICP备2022028410号-1